【制藥網 市場分析】據千億市值醫療器械頭部邁瑞醫療此前在年報中的表示,國內醫療器械產業自2018年開啟了“黃金十年”。不過,從2024年上市醫療器械公司的業績表現來看,似乎“黃金十年”不再。
以國內心血管器械頭部樂普醫療為例,公司發布的2024年業績預告顯示,預計實現的歸屬凈利潤為2.65億元至3.95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8.94%至68.61%。對于業績變動的原因,樂普醫療表示,報告期內,公司核心業務心血管植介入營業收入實現雙位數增長,藥品板塊中制劑業務受零售渠道庫存清理影響,產品發貨同比下降,營業收入同比大幅下降,導致公司整體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同比下降。
再比如國產人工關節頭部春立醫療,公司預計2024年年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1.08億元至1.28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同比減少53.99%至61.19%;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7912.83萬元至9912.83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同比減少60.99%至68.86%。公司稱,報告期內,公司對國家集中帶量采購政策積極貫徹執行,在國家組織人工關節集中帶量采購協議期滿接續采購中,關節產品全線中標;在國家組織人工晶體類及運動醫學類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中,運動醫學產品全線中標,公司相關產品價格下降,毛利率下降。為應對行業政策的變化,保障集采中標產品的穩定供應,公司對集采實施前的渠道庫存進行價格調整,導致收入下降,凈利潤下降。
而在第三方醫學檢測領域,達安基因、金域醫學和迪安診斷三家頭部均由盈轉虧。具體來看,達安基因預計虧損7.4億~9.9億元,上年同期凈利潤1.05億元;扣非凈虧損進一步擴大,從上年同期的3.64億元擴大至7億~9.4億元。其后是金域醫學,預計歸母凈虧損3.5億~4.5億元,扣非凈虧損1.55億~2.25億元;上年同期歸母凈利潤6.43億元,扣非凈利潤3.65億元。迪安診斷則預計凈虧損2.7億~3.7億元,扣非凈虧損3億~4億元;上年同期凈利潤3.07億元,扣非凈利潤2.95億元。
此外,在醫美賽道,“醫美三劍客”愛美客、昊海生科、華熙生物也集體失速。其中,華熙生物預計2024年年度實現歸屬凈利潤1.46億元到1.75億元,同比減少70.47%到75.36%。這不僅是華熙生物上市以來交出的尤為差的年報,也是業績下滑幅度靠前的一次。
以上種種數據表明,醫療器械行業正經歷著一場明顯的陣痛期,那么,該行業真的丟失“黃金十年”了嗎?
在業內看來,回顧2024年,行業確實充滿了挑戰和坎坷,但不能以過去的經驗就判斷2025年會更糟糕,從微觀角度來看,可能各個細分領域都會有很多機會,比如心血管、腦血管、腫瘤、眼科等。此外,在國產政策+醫療剛需+出口機遇等多重利好下,行業的黃金發展期并未消失,現階段仍然是中國醫療器械發展的黃金十年。面向當前行業的挑戰,打破同質化僵局,做真正的創新將是破局之道。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