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醫藥股市】近日,這家專注于大品種生物藥物的研發,致力于通過替代源自動物器官、血液或尿液的生化提取產品,或以其他方式升級現有治療手段的藥企——上海寶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在港交所披露了上市申請書。
據悉,寶濟藥業目前共有五項處于臨床階段的在研藥物及七項臨床前產品,核心產品包括KJ017、KJ103及SJ02。其中,KJ017、SJ02均處于NDA階段。
資料顯示,KJ017是寶濟藥業的重磅產品之一。招股書顯示,KJ017是在中國款進入新藥申請(NDA)階段的重組人透明質酸酶。從全球競爭格局看,目前全球已有多款重組人透明質酸酶及相關制劑獲批上市,但在大容量皮下給藥這一細分領域,海外僅有兩款同類競品獲批上市。
另一款距離商業化較近的核心產品SJ02是一種長效重組人卵泡刺激素(FSH-CTP),適用于接受輔助生殖技術治療的女性中,與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拮抗劑(GnRH antagonist)聯合使用進行控制性卵巢刺激,誘導多個濾泡發育。
KJ103為寶濟藥業的核心產品之一,是一種創新的IgG降解酶,專門用于治療由病理性IgG抗體活動所引發的多種免疫性疾病。據了解,KJ103是一種有前景的候選藥物,用于腎臟移植前的脫敏治療,尤其是用于致敏性及預存HLA抗體(移植成功的常見免疫障礙)水平高的患者。
此外,據2月11日,CDE網站消息,寶濟藥業聯合申請藥品“注射用KJ101”,獲得臨床試驗默示許可,受理號CXSL2400781。根據公示信息顯示,藥品“注射用KJ101”適應癥:用于創面(包括燒傷、外傷、手術切口、壓力性損傷、糖尿病足潰瘍等)的傷口愈合。
業內指出,從產品研發方面看,寶濟藥業雖然在某些領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確定性。據悉,由于尚無商業化產品,寶濟藥業自成立以來持續陷入虧損之中。2023年和2024年前9個月,寶濟藥業的收入分別為693萬元和444萬元,同期公司凈虧損分別為1.60億元和2.63億元。
此外,分析指出,寶濟藥業還面臨諸多挑戰。如從行業競爭角度來看,生物醫藥市場競爭激烈,寶濟藥業需要面對來自國內外大型制藥企業的競爭。同時,醫藥行業受到國家政策的嚴格監管,政策的調整可能會對公司的業務發展產生重大影響。例如,藥品價格管制、醫保政策的變化等都可能對公司的銷售收入產生不利影響。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