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近期,多地醫保局發文,停止新增定點藥店,審批暫停。如2月10日,山東臨沂市醫療保險事業中心發布《關于暫停受理醫藥機構醫保定點申請的通告》。自2025年2月11日起,暫停全市醫藥機構(不含一體化管理的村衛生室)新增醫保定點的受理工作,恢復時間另行通知。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四川、福建等地還對醫保支付展開了“駕照式”記分管理,記滿12分終止醫保支付資格。
綜合來看,多地正在加強醫保定點管理,并進一步收緊醫保定點資質。未來,通過接限制零售藥店數量的增長,預計將倒逼企業進行精細化運營,進一步提升標準化服務和合規化管理能力。
值得注意的,在各地規范定點藥店發展,收縮藥店數量的同時,有大批藥店則在主動申請退出醫保定點資格。2月,2025年吉林省醫療保障定點醫藥機構服務協議解除名單公布,共153家定點醫藥機構被解除醫保服務協議,其中醫藥機構主動申請解除共49家。
1月14日,云南省醫保局發布公告:省內有10家藥店主動申請終止醫保服務協議,不再作為省市的醫保定點單位。1月10日,山東省醫療保障局通告,因藥店主動提出申請,當地有6家藥店暫停與醫保中心的協議關系。
1月9日,廣東清遠市清城區有7家藥店注銷《藥品經營許可證》,其原因均為“依申請注銷”。11月8日,山東省醫保局發布公告稱,因濟南市某連鎖藥店主動申請,該連鎖旗下6家門店的省直醫保協議被終止;同日,佛山市順德區有14家藥店企業“主動申請”注銷《藥品經營許可證》……
藥店主動或被動地退出醫保定點藥店服務協議現象,近年來其實在逐漸增多。業內認為,這是全國多地醫保定點藥店管理趨嚴、行業轉型加速的縮影。實際上,在政策變化、監管趨嚴、電商發展等多重影響下,目前藥店都面臨著價格透明度高和銷售成本增加等問題,而受此影響,眾多中小型藥店利潤下降,生存空間越發艱難,主動申請退出醫保也就成為了常態。
業內預計,2025年藥店退保現象預計會持續,但不會成為熱潮。醫保在國內醫療市場中具有強大的購買力和話語權,各地收縮定點藥店與部分企業主動退保,更多的是會加速藥店行業進行自我革新,推動行業更加健康有序的發展。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