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市場分析】近幾年來,隨著藥店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行業內閉店率開始持續上升。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大約有4萬家門店關閉,中小連鎖藥店和新店是“重災區”。業內預計,未來還將有20%的中小藥店被淘汰,行業集中度還會上升。
據了解,目前其實不少大型連鎖藥店已在擴張上踩下剎車。如大參林宣布暫緩向新的省份擴張;老百姓方面表示要降低新店開店速度,退出部分長尾市場,以更好地鞏固現有資源和市場地位。
業內人士認為,從行業發展形勢來看,藥店靠著醫保政策、高毛利產品賺取紅利,躺贏的時代已經過去。要想度過行業“寒冬”,只有想辦法突圍。現下“藥店+”模式,其實就已成為不少中小藥店以及頭部連鎖藥店突圍的選擇。
近期,健之佳間接全資持股的成都成華健之佳健設診所有限公司已正式成立。該公司經營范圍包括診所服務、中醫診所服務、中醫養生保健服務(非醫療)、養生保健服務(非醫療)以及遠程健康管理服務等。據悉,新的中醫診所將引入專業的醫療團隊,并結合現代科技手段,為患者提供綜合性、專業化的健康管理服務。
此次,健之佳加碼中醫診所以及相關業務,是其構建多元化業務體系的重要一環,也是行業內“藥店+診所”模式興起的體現。目前,益豐、一心堂、老百姓、漱玉平民等也都已紛紛布局。
2025年2月8日,北京同仁堂四通橋藥店有限責任公司喜隆多中醫診所成立;老百姓在江蘇、湖南、天津、安徽等地區連續落子“百杏堂中醫館”“一方百姓”等中醫診療品牌。此此外,同仁堂2024半年報顯示,其子公司北京同仁堂商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擁有零售藥店1116家,其中有682家設立了中醫診所。
除了“藥店+診所”,藥店行業還在加速拓展其他多元化的發展方式。如益豐大藥房正積極布局電商平臺,通過“益豐微信商城”小程序以及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旗艦店,并接入美團、餓了么、京東到家等配送平臺,正不斷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購藥需求。而老百姓表示,未來將重點拓展個人護理與美妝產品、健康養生食品等品類,目前也已在部分地區門店進行試點。
總的來說,在藥店行業“淘汰賽”已經開啟的背景下,轉型、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必將成為各大藥店發展的必然趨勢。而通過多元化的嘗試,眾多藥店預計將突破傳統的功能屬性,朝著綜合性健康服務提供者的方向邁進。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