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上周(3月3日至3月7日),機構合計調研216家公司。調研機構類型顯示,證券公司共對194家公司進行調研,基金公司調研151家。其中,有大批公司獲10家以上機構扎堆調研,包括共同藥業、東誠藥業等醫藥企業。
2025 年3月6日,共同藥業接受機構華安證券、匯添富基金、東北證券、太平洋證券、凱豐投資等11家機構調研。公司表示,現擁有4大競爭優勢:一,公司的高端菌種改造技術、高效植物甾醇轉化技術、酶改造甾體結構共性技術、綠色化學合成技術覆蓋了生物發酵、酶轉化、化學合成等產業鏈中必需的生產技術,為公司的持續創新發展奠定基礎。二,經過近20年的發展,公司在甾體藥物的起始物料和
中間體產品領域不斷擴大產能,已形成了較強的規模效應。三,公司已構建起從起始物料到中間體再到
原料藥的完整產業鏈。四,公司在研發和管理方面具有顯著優勢。
3月5日,熱景生物發布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公司于2025年2月28日接受52家機構調研,機構類型為保險公司、其他、基金公司、證券公司、陽光私募機構。其提到,目前正在開展數字診斷領域的整體布局,基于中國病患人群背景開發的C-GALAD模型顯著提高了早期肝癌診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已通過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NIFDC)注冊檢驗,并與全國30余家三甲醫院展開臨床合作。
東誠藥業3月4日接受11家機構調研,機構類型為證券公司。東誠藥業針對2024年業績情況表示,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8.68億元,同比下降12.42%。主要原因是原料藥中肝素鈉類產品的銷售價格大幅下降,盡管銷量有所增長,但價格的下降導致整體收入下滑;2024年公司歸母凈利潤為1.8億元,同比下降12%,主要受到原料藥銷售價格下滑、研發投入大幅增加和融資帶來的財務費用增加三方面影響;另外扣非凈利潤變動幅度較大,主要因為研發項目的開發支出部分轉為費用和財政補貼兩方面導致。
在調研中,業績下降顯然是各大機構關注的焦點,三家企業均有回答相關問題。共同藥業表示,公司2024年業績虧損主要是受市場價格下行壓力及新產品調試成本增加的雙重影響,毛利率有所下降;其次,募投項目正處于產能爬坡期,加之華海共同項目處于建設階段,運營成本相應增加導致;再次;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研發費用逐年遞增;最后;募投項目轉固后,可轉債利息停止資本化,致使利息費用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熱景生物的凈利潤虧損原因也與上述2家企業有相似之處。其提到,報告期內,公司研發費用保持較高投入,在營業收入規模未實現大幅增長時對公司凈利潤產生了一定不利影響。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