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近年來,醫藥行業競爭不斷加劇,在研發成本不斷攀升,市場對藥物療效和安全性的要求也持續提高的背景下,大批藥企選擇通過裁員、砍掉非核心項目、調整戰略等方式來應對困境。
不完全統計顯示,2025年前兩個月,有至少48家醫藥企業宣布人員裁撤或工廠、管線關閉計劃。而在近日,又有一家跨國企業選擇了大裁員、砍管線。
3月13日,生物制藥公司Sutro Biopharma宣布將裁員近50%,停止其主要候選藥物luvelta的開發,并關閉位于加利福尼亞州圣卡洛斯的
原料藥生產設施,以重新聚焦于下一代伊立替康(exatecan)ADC 和雙有效載荷ADC項目。
Sutro Biopharma專注于開發用于癌癥治療的抗體藥物偶聯物(ADC)和多特異性抗體療法。此次將停止開發的luvelta是其一款靶向葉酸受體α(FolRα)的抗體藥物偶聯物(ADC),曾被視為Sutro的“明星產品”,在鉑耐藥性卵巢癌的臨床試驗中取得了32%的客觀緩解率。
然而,盡管藥物試驗取得了積極成果,但公司評估后還是認為luvelta的市場競爭力仍不足以支撐其繼續投入。根據公司公告,面對高昂的研發成本和市場競爭,公司雖然手握約3.169億美元的現金儲備,但仍需要通過裁員和資源優化來延長現金跑道。此次裁員預計將節省約4000萬至4500萬美元的開支,幫助公司維持運營至2026年第四季度。
據悉,luvelta 被擱置后,未來三年,Sutro將聚焦于三個下一代ADC項目,包括Exatecan組織因子ADC,預計在2023年下半年提交新藥臨床試驗申請(IND),主要針對實體瘤;整合素β-6 ADC,計劃在2024年進入臨床試驗;雙載荷ADC,預計在2027年提交IND。
目前,全球營收TOP20跨國藥企中,其實至少一半都在近年提出過成本削減計劃,由此大批人員被離職,項目被停撤。
例如輝瑞,2024年初提出了高達40億美元的“成本調整計劃”,年中又再次宣布達15億美元的“銷售成本削減計劃”。
同年4月,BMS公布了一項“瘦身”計劃,即到2025年底實現削減成本15億美元,具體措施包括裁員、剝離非核心資產及關閉部分研發管線。而2025年,BMS又推出了新的成本削減計劃,即到2027年底削減20億美元成本。
此外,拜耳也在2024年推進組織架構精簡,第一季度削減1500個崗位,第四季度初制藥商業化部門裁員基本完成,全球員工總數降至98189人,同比減少3.5%。美國部門裁員預計2025年底完成,德國本土裁員延至2026年底,目標2026年前節省20億歐元成本。
總的來說,在成本削減的同時,國內外藥企裁員、砍管線等都已成為常態。未來,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下,企業為了提升運營效率,在加速創新研發的同時,預計還將通過以上操作,來實現市場的進一步聚焦。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