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市場分析】近日,華人健康發布公告稱,公司股東阿里健康減持時間屆滿,期間累計減持公司股份1004.89萬股,占總股本的2.51%,合計套現約1.20億元。
據了解,2024年11月,阿里健康就官宣將減持上市公司股份。當時,阿里健康的持股比例為7.51%,計劃減持比例不超過3%。至今年3月17日,阿里健康共減持華人健康股份1004.89萬股,平均價格為11.98元/股,合計減持套現約1.20億元。本輪減持完成后,阿里健康持有的華人健康股份降至5%以下。
華人健康主營醫藥零售、醫藥代理以及終端集采業務,旗下連鎖藥店品牌國勝大藥房是安徽大型醫藥零售連鎖企業。分析人士認為,阿里健康此次減持,主要是由于華人健康頻繁收購、迅速擴張,導致商譽激增存在巨大風險。
據了解,近年來,華人健康在不斷“跑馬圈地”,通過收并購的方式擴張連鎖藥店數量,并跨界進入了醫藥生產行業。但在頻繁收購之下,其也積累了大額商譽。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的商譽賬面余額為9.94億元,已經達到了總資產的20.03%。此外,激增的研發、運營成本,也讓公司的利潤水平持續降低,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2.62億元、37.97億元、32.69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60億元、1.18億元、1.16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陷入擴張后遺癥,發展面臨危機的藥店其實不在少數。如老百姓、漱玉平民等連鎖藥店,近年來也出現了業績下滑,大股東輪番減持的情況。其中,漱玉平民2024年遭三家大股東減持,值得注意的是減持股東也有阿里健康。2024年11月5日,阿里健康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漱玉平民股份400萬股,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64萬股,合計減持股份464萬股,減持比例合計1.15%。
對此,業內認為,這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在經過高速擴張后,藥店行業正在面臨重新洗牌。實際上,近年來各大連鎖藥房公司均在通過收并購進行擴張,其中不少藥店都已邁入“萬店時代”。但值得注意的是,與此同時,行業競爭也一直在不斷加劇。
有數據顯示,2024年約4萬家門店關閉,閉店率達到5.7%,2023年僅為3.8%。而自2025年起,閉店率還在上升。業內預計,未來還有20%的中小藥店將面臨淘汰。
總的來說,藥店行業發展困境已經凸顯。未來,各大藥店應降低對醫保產品依賴,加快轉型步伐,創新經營模式,滿足消費者多元化需求,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實現可持續發展。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