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市場分析】近日,國藥一致發布2024年度業績快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743.78億元,同比下降1.46%。歸母凈利潤為6.42億元,同比下降59.83%。
公告稱,公司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零售板塊受到行業政策變化和市場競爭加劇等多重因素影響,業績有所下滑。此外,因收購資產組的經營業績較預期存在較大差距,公司根據減值測試的初步結果,計提減值準備9.7億元,減少歸母凈利潤5.61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國藥一致2024年凈利下降近6成的同時,在兩個月內其還有6家子公司接連破產。2024年12月31日,國藥一致宣布公司兩家子公司將進入破產清算程序。今年2月初,國藥一致再次宣布,對國大藥房下屬四級子公司吉林成大醫藥連鎖破產清算。同時,山東成大方圓醫藥連鎖有限公司、國藥控股(揭陽)有限公司也被國藥一致進行了清算注銷。
當前國藥一致的經營困局實際上是整個醫藥零售行業進入“調整期”的一種體現。據了解,自2023年至今,醫藥零售行業進入平臺期,中國上市藥店連鎖平均的凈利率、毛利率處于下行趨勢。2024年,國除了藥一致,多家上市連鎖也都面臨業績承壓問題。
根據公告,一心堂2024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1億元~1.5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1.80%~72.70%;健之佳凈利潤與上年同期3.99億元相比,預計將減少為2.63億~2.76億元,同比減少65.91%到69.15%;漱玉平民預計全年扣非后凈利潤虧損1.1億至2.1億元。
對于凈利的下滑,一心堂將其主要歸因于新店和部分次新店仍處于前期虧損階段。健之佳指出,是由于2024年公司整體營業收入增幅趨緩,無法覆蓋門店費用的剛性增長,凈利潤較上年同期降幅較大。漱玉平民則表示,主要因素包括醫保政策的變化對高毛利藥品銷售的影響,以及運營費用的上漲。
從整體來看,當前連鎖藥店乃至藥店業績普遍下滑的現象背后,其實有著一系列的外部原因在起作用。如近年來醫保統籌的整體管理開始實施,為眾多藥店帶來了新的挑戰。要成為醫保統籌定點藥房門檻高,申請資格也頗具難度。即便成功獲得醫保統籌資質,藥房又將面臨著處方來源的難題。
其次,藥店行業本身就處于一個高度競爭的環境中,近年來更是內卷嚴重。據數據顯示,國內零售藥店數量在2023年末已增長至65.40萬家,連鎖藥店企業數量也逐年增長至6740家。而在此期間,大參林、一心堂、益豐藥房、老百姓等眾多知名的民營連鎖藥房,門店數量已陸續突破10000家。
此外,藥店行業還面臨著線上銷售的沖擊。當下人們的消費習慣已逐漸傾向于線上購物,這對線下單體藥店和中小型連鎖藥店都帶來了不小的沖擊。
對此,分析人士認為,當前醫藥零售行業已進入深度轉型調整期,藥店需要調整自身發展策略。首先要從追求整體規模轉為追求單店的盈利能力,其次是擴非藥,尤其是大健康的品類。
此外,還要學會用AI技術提升經營管理能力。據悉,目前部分頭部連鎖企業已“試水”DeepSeek。如大參林的“AI小參”已全面接入DeepSeek,功能包括藥品管家、用藥咨詢、員工培訓等。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