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企業新聞】近日,新荷花在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主板上市,廣發證券(香港)、農銀國際為聯席保薦人。值得一提的是,這已是該公司4闖資本市場。
早在2010年,新荷花便沖刺創業板IPO,并成功通過了證監會的審核,然而在IPO過會后的2012年8月,新荷花卻進入了“已過會首發企業終止審查名單”。
2020年9月,新荷花再次向創業板發起沖擊,但過了半年后,深交所發布公告稱,由于新荷花與保薦人主動撤回申請,終止對其審核。
2023年10月,新荷花在四川證監局完成了輔導備案登記,但又于2024年4月宣布自愿終止輔導備案。
公開資料顯示,新荷花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總部位于四川成都的中藥飲片公司,可提供約770種普通中藥飲片;此外,毒性飲片產品也是新荷花經營項目之一,目前《醫療用毒性藥品管理辦法》收錄28種毒性飲片品種,新荷花生產其中主要的10種。
招股書顯示,新荷花銷售4900種規格的飲片產品。報告期內(2022~2024年),其普通飲片收入占比保持在83%以上,毒性飲片的銷售收入則在13.8%~16.8%。
中藥飲片是中醫藥事業傳承和發展的物質基礎,使用非常廣泛,行業市場規模早已突破千億。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中藥市場規模達到4516億元,預計于2030年達到5993億元,而中藥飲片2023年市場規模達到2788億元,增長迅猛。
目前,全國中藥飲片行業存在集中度低的情況,2023年擁有中藥飲片生產資質的公司超出2000家,年產值超過10億元的企業更是鳳毛麟角。新荷花在行業中并未嶄露頭角。
同時,集采常態化政策下,中藥飲片行業集中度將大幅提高,大批中小企業逐漸淘汰出局。新荷花也面臨集采降價的挑戰。
據該公司披露,2023年5月,山東等15個省份結成省際聯盟,帶量采購符合國家藥品標準的中藥飲片21個品種;2024年,帶量采購計劃擴大至45種及幾乎覆蓋所有省份。山東省醫保局日前發布的《關于執行全國中藥飲片采購聯盟集中采購中選結果的通知》明確,自2025年4月21日起,全省參與聯采的公立、醫保定點社會辦醫療機構及藥店需執行中選結果。4月15日前中選藥品要完成掛網及配送關系搭建,貨款納入醫保與藥企直結范圍。本次集采周期原則1年,可延長不超1年,而在這次集采中,新荷花有10個品類中選。
業績方面,2022~2024年,新荷花的營業收入分別為7.80億元、11.46億元、12.49億元,同期凈利潤分別為0.77億元、1.04億元和0.89億元。不過,公司2024年的凈利潤出現同比下滑,降幅為14.24%。
報告期內,經營性現金流凈額分別約為2768.8萬元、7485.3萬元、- 46.7萬元。2017~2019年及2020年1~9月,新荷花經營性現金流凈額雖波動幅度較大,但均為正數。
公司貿易應收賬款也有增加,報告期內分別為4.07億元、5.08億元、5.66億元。公司方面表示,貿易應收賬款的增加使公司面臨更大的信用風險,若未能收回全部貿易應收款項,將對公司的業務、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此外,在研發投入方面,公司2022年、2023年、2024年的研發投入分別為960萬元、1150萬元、1710萬元,在總營收中的占比分別為1.23%、0.92%和1.37%。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的研發人員為22名,公司的員工總數為616人,研發人員的占比為3.57%。
回顧新荷花的上市征程,前三次沖擊資本市場之路,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猶如一部跌宕起伏的奮斗史。如今在港交所再度發起沖擊,其背后是中藥飲片行業廣闊前景與激烈競爭的雙重驅動。業績上雖有增長但凈利潤下滑、現金流不穩定、研發投入占比有限等問題,都是擺在新荷花面前的難題。未來,新荷花需要在優化財務狀況、加大研發力度、應對集采風險等方面精準發力。此次上市結果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