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關稅政策來襲,對于醫藥外包行業影響幾何?4月15日,國內臨床CRO頭部企業泰格醫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美國現階段關稅政策主要針對產品加征,目前對公司暫無明顯影響。泰格醫藥主營業務為臨床試驗技術服務和相關研究服務,其業務模式不涉及產品出口,因此受關稅政策直接影響較小。此外,港股市場生物醫藥板塊當日出現調整,相關企業股價波動或對市場情緒產生一定傳導效應。
公開資料顯示,泰格醫藥是一家專注于為新藥研發提供臨床試驗全過程專業服務的合同研究組織(CRO),為全球醫藥和醫療器械創新企業提供全面而綜合的臨床研究解決方案。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66.03億元,同比下降10.58%;歸屬凈利潤4.05億元,同比下降79.99%。主要是受新藥研發需求端收縮,導致國內臨床運營業務收入下降,以及投資失利等因素的影響。
截至4月15日收盤,泰格醫藥股價報44.64元,成交額3.31億元,總市值386.11億元。盤中振幅為2.30%,最低觸及44.26元。
截至目前,除了泰格醫藥以外,CXO頭部公司藥明康德也被問及關稅政策對公司的影響。
在4月10日舉行的投資者業績說明會上,藥明康德管理層就關稅影響問題回復稱,關稅對公司肯定會有影響,影響多少現在還極不明朗。在大環境不確定的情況下,藥明康德將抓住客戶對賦能需求的確定性,通過不斷優化采購供應鏈體系,持續強化精細化管理和運營,提高效率,服務好客戶,最大程度降低關稅帶來的影響。同時,公司將暫維持全年業績指引,并密切關注關稅政策的后續進展以及對指引帶來的影響。
2024年,藥明康德取得392.41億元(人民幣,下同)的營業收入,同比下滑2.7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94.50億元,同比下滑1.63%。公司給出了一份較為積極的2025年業績指引:預計2025年持續經營業務收入將重回雙位數增長,整體收入有望達到415億元-430億元 。
不久前的4月8日,藥明康德還宣布啟動2025年第二次A股回購計劃,擬斥資10億元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回購股份并全部注銷,回購價格不超過97.24元/股。這是該公司繼3月17日拋出10億元回購預案后推出的第二份方案,累計回購金額已達20億元。公司以真金白銀向市場傳遞信心,持續回饋股東。
中信建投指出,國內CXO行業目前在研發階段主要以研發服務形式對美出口,屬于免關稅。而目前多數商業化階段訂單,國內企業僅完成至N-2或者N-1階段,隨后轉移至歐洲等地完成最后的合成步驟,因此目前仍屬于免關稅,整體影響較為有限。國內“對等關稅”出臺預計同樣對行業整體影響較小。
湘財證券也表示,與醫療服務領域實驗室研發外包相關公司有較多涉及到美國市場業務,因此醫藥外包產業短期受互加關稅影響情緒面或有擾動。但從產業鏈來看,國內醫藥外包服務公司已成為全球醫藥產業鏈重要一環,對美國大藥企提升研發效率將更多精力聚焦于后端藥品研發制造,實現醫藥工業生產及價值創造提供了支撐。因此,該行認為關稅對CXO行業的基本面的影響預計將可控,建議把握板塊下跌帶來的配置機會。
關稅政策對醫藥外包行業影響幾何?有CRO頭部企業回應:直接影響較小
關稅政策來襲,對于醫藥外包行業影響幾何?4月15日,國內臨床CRO頭部企業泰格醫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美國現階段關稅政策主要針對產品加征,目前對公司暫無明顯影響。泰格醫藥主營業務為臨床試驗技術服務和相關研究服務,其業務模式不涉及產品出口,因此受關稅政策直接影響較小。此外,港股市場生物醫藥板塊當日出現調整,相關企業股價波動或對市場情緒產生一定傳導效應。
公開資料顯示,泰格醫藥是一家專注于為新藥研發提供臨床試驗全過程專業服務的合同研究組織(CRO),為全球醫藥和醫療器械創新企業提供全面而綜合的臨床研究解決方案。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66.03億元,同比下降10.58%;歸屬凈利潤4.05億元,同比下降79.99%。主要是受新藥研發需求端收縮,導致國內臨床運營業務收入下降,以及投資失利等因素的影響。
截至4月15日收盤,泰格醫藥股價報44.64元,成交額3.31億元,總市值386.11億元。盤中振幅為2.30%,最低觸及44.26元。
截至目前,除了泰格醫藥以外,CXO頭部公司藥明康德也被問及關稅政策對公司的影響。
在4月10日舉行的投資者業績說明會上,藥明康德管理層就關稅影響問題回復稱,關稅對公司肯定會有影響,影響多少現在還極不明朗。在大環境不確定的情況下,藥明康德將抓住客戶對賦能需求的確定性,通過不斷優化采購供應鏈體系,持續強化精細化管理和運營,提高效率,服務好客戶,最大程度降低關稅帶來的影響。同時,公司將暫維持全年業績指引,并密切關注關稅政策的后續進展以及對指引帶來的影響。
2024年,藥明康德取得392.41億元(人民幣,下同)的營業收入,同比下滑2.7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94.50億元,同比下滑1.63%。公司給出了一份較為積極的2025年業績指引:預計2025年持續經營業務收入將重回雙位數增長,整體收入有望達到415億元-430億元 。
不久前的4月8日,藥明康德還宣布啟動2025年第二次A股回購計劃,擬斥資10億元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回購股份并全部注銷,回購價格不超過97.24元/股。這是該公司繼3月17日拋出10億元回購預案后推出的第二份方案,累計回購金額已達20億元。公司以真金白銀向市場傳遞信心,持續回饋股東。
中信建投指出,國內CXO行業目前在研發階段主要以研發服務形式對美出口,屬于免關稅。而目前多數商業化階段訂單,國內企業僅完成至N-2或者N-1階段,隨后轉移至歐洲等地完成最后的合成步驟,因此目前仍屬于免關稅,整體影響較為有限。國內“對等關稅”出臺預計同樣對行業整體影響較小。
湘財證券也表示,與醫療服務領域實驗室研發外包相關公司有較多涉及到美國市場業務,因此醫藥外包產業短期受互加關稅影響情緒面或有擾動。但從產業鏈來看,國內醫藥外包服務公司已成為全球醫藥產業鏈重要一環,對美國大藥企提升研發效率將更多精力聚焦于后端藥品研發制造,實現醫藥工業生產及價值創造提供了支撐。因此,該行認為關稅對CXO行業的基本面的影響預計將可控,建議把握板塊下跌帶來的配置機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