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市場分析】近期以來,醫藥板塊行情回暖,市場上出現不少募集超10億元的醫藥主題產品。分析認為,這一現象的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
其一,主要得益于創新藥板塊業績或迎來兌現以及國內集采政策邊際放緩。業績方面,截至2024年4月13日,已有超過230家生物醫藥行業上市公司披露了年度經營數據,其中25家公司營收突破百億元大關,近半數企業盈利能力持續上升,26家公司歸母凈利潤超過10億元。創新藥企業表現亮眼,如百利天恒憑借首付款收入與核心產品BL-B01D1的海外合作,2024年實現營收58.23億元,同比增長936.31%;實現歸母凈利潤37.08億元,上年同期虧損7.8億元。恒瑞醫藥2024年營收、凈利潤均創出新高。百濟神州虧損進一步收窄,公司預計2025年全年將實現經營利潤為正。從集采政策來看,業內流傳的《集采政策優化意見稿》對集采品種、報量規則、報價規則、支付標準等方面均進行了優化,對企業而言是好事。
其二,二季度將迎來AACR、ASCO、ADA等多個具有廣泛國際影響力的國際創新藥大會,相關領域的全球競爭地位有望強化。其中2025AACR上,華東醫藥將突破性的推出五款自主研發的創新生物藥以及小分子藥物的研究結果入選大會POSTER Presentation,基石藥業宣布有5款自主研發創新藥物的新臨床前研究成果將同時亮相,邁威生物將以壁報形式公布6項研究成果,信達生物也將在年會上公布多項新臨床前數據,包括公司旗下一系列雙抗、多抗及抗體偶聯藥物(ADC)腫瘤管線......這些藥企的重磅數據更新,或進一步提振板塊行情。
其三,醫保談判和商保端均有催化因素,醫藥板塊業績可見度有望持續提升。業內認為,醫保局著力促進創新藥國內支付端擴容,真正有臨床價值的創新品種有望快速脫穎而出,體現對真創新、高水平創新的支持。
從投資角度來看,券商普遍認為2025年國產創新藥板塊行情值得關注。工銀瑞信基金認為,能夠擺脫仿制藥集采影響,以創新藥驅動增長,同時管線質量較好的大藥企有望脫穎而出,豐厚的資金實力能使其通過收購、授權合作、自研多種途徑快速增厚管線。此外,依托重磅產品或平臺走向全球市場的頭部生物科技公司,以及易受市場催化、基本面趨勢向好的中小公司也有望產生超額收益。
國金證券分析指出,醫藥板塊在當前經濟環境下展現出抗風險能力和成長潛力。該機構特別提到,創新藥領域由于地緣政治和關稅風險較低,將繼續成為醫藥板塊增長的主要動力,因此持續看好港股和A股市場上創新藥公司的成長空間。該行進一步強調,考慮到關稅政策的影響,血制品、醫療器械及儀器領域的國產替代機會值得關注。隨著一季度報告發布后景氣度的反轉和業績的改善,連鎖藥房、器械、CXO、仿制藥、中藥及醫療服務等板塊的投資價值逐漸凸顯,建議投資者加大投資布局。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