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會影響納米激光粒度儀準確率的因素您知道嗎?
納米激光粒度儀采用進口He-Ne激光器光源,激光功率更加穩定,預熱時間進一步縮短。結合其現代化的智能測量控制分析軟件和全自動進樣測量硬件系統,使得的使用體驗得到*的提升,粒度測試流程更加簡潔高效、測試結果更穩定可靠、粒度檢測報告的解讀對比更加直觀簡單。
那么影響納米激光粒度儀準確率的因素都有哪些呢?
1、內置算法
由于光強分布的差異,不同粒度儀所采用的軟件內置算法不同,造成系數矩陣的計算結果差異,由此給反演帶來不同程度的誤差。
3、折射率
Mie散射理論是麥克斯韋電磁方程組的嚴格解,激光法檢測的前提假設是粉體粒子是球形且各向同性的,大多數晶體在不同的方向上有不同的折射率。由于不同設備中光能探測器的數量、空間分布位置、靈敏度的不同也會導致檢測結果的差異。
4、復折射率
激光散射法粒度測量的對象一般是微米級的粒子,這些粒子的光學常數并不能簡單看成粒子材料的光學性質,而是指顆粒的復折射率n’,其定義為:n‘=n+ik。其中n為通常所說的折射率,虛部k表示光在介質中傳播時光強衰減的快慢,即吸收系數,有時也被稱作吸收率。復折射率的選擇合適與否直接影響到粒度檢測結果的準確性與可靠性,但是影響待測顆粒復折射率的因素較多,難以確定其準確值,所以到目前為止在激光粒度測量領域中仍舊沒有確定復折射率的統一方法。在實際的粒度檢測過程中,一般只是對同種物質使用一個固定的復折射率,這樣的測量結果必然會與樣品的真實值有較大偏差。但是如果針對不同粒度區間的顆粒都去尋找其復折射率,卻又不現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