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了激光散射粒度分布儀的設計原理才能更好的使用它
激光散射粒度分布儀采用了可分可合式的結構,分隔即成了分體式構造,可查驗遠距離樣品,確保了儀器在不一樣環境中適用。合起來即成了一體式構造,一體式構造會越加安穩,測量作用不受環境影響,采用了大路徑,即便一體式運用也能滿足1到3米的距離上正常查驗。具有動態范圍寬,準確性和重復性好,操作簡便,適應面廣泛等突出特點,并設有自動對中和測量區任意調整系統,適用于農藥、植保、噴霧劑評價、各種噴嘴研究等領域。
激光散射粒度分布儀采用激光衍射技術測量粒度,當激光束穿過分散的顆粒樣品時,通過測量散射光的強度來完成粒度測量,然后數據用于分析計算形成該散射光譜圖的顆粒粒度分布。
米氏散射理論表明,當光束遇到顆粒阻擋時,一部分光將發生散射現象,散射光的傳播方向將與主光束的傳播方向形成一個夾角θ,θ角的大小與顆粒的大小有關,顆粒越大,產生的散射光的θ角就越小;顆粒越小,產生的散射光的θ角就越大。即小角度(θ)的散射光是有大顆粒引起的;大角度(θ1)的散射光是由小顆粒引起的。進一步研究表明,散射光的強度代表該粒徑顆粒的數量。這樣,測量不同角度上的散射光的強度,就可以得到樣品的粒度分布了。
為了測量不同角度上的散射光的光強,需要運用光學手段對散射光進行處理。在光束中的適當的位置上放置一個富氏透鏡,在該富氏透鏡的后焦平面上放置一組多元光電探測器,不同角度的散射光通過富氏透鏡照射到多元光電探測器上時,光信號將被轉換成電信號并傳輸到電腦中,通過軟件對這些信號進行數字信號處理,就會準確地得到粒度分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