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納米顆粒追蹤分析儀時要參考以下方面
納米顆粒追蹤分析儀根據瑞利散射定律,散射光的光強與顆粒直徑的六次方成正比,與散射光的光源波長的四次方成反比,這意味著顆粒直徑減少10倍,散射光強減弱100萬倍。而光源波長越短,散射光強度越高。采用濕法分散技術,機械攪拌使樣品均勻散開,超聲高頻震蕩使團聚的顆粒充分分散,電磁循環泵使大小顆粒在整個循環系統中均勻分布,從而在根本上保證了寬分布樣品測試的準確重復。
高性能的納米顆粒追蹤分析儀是獲得穩定可靠的粒度檢測結果的基礎和前提,對于制藥行業來說,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衡量和選擇合適自己的儀器:
1、測量范圍:測量范圍是指某一款儀器能夠測量的總的粒徑范圍。在選擇時,我們應確保測量范圍能覆蓋用戶所有待測樣品的粒徑范圍且留有余量,并且不能讓樣品的平均粒徑(D50)位于測量范圍的邊緣,因為儀器測量范圍的中段精度高,靠近邊緣的精度越低。
2、重復性。是指對同一批次產品的單次取樣進行多次測量所得結果的重復誤差,誤差越小,儀器的重復性越好。重復性反映的是一款儀器測試性能的穩定性,只有具備良好重復性的測試結果,我們才可能判斷樣品的真實粒徑分布情況。
3、真實性。所檢測的樣品不可能都是標準的球形顆粒,因而不可能有確定的粒徑大小,但這并不意味著測量結果可以漫無邊際地亂給,否則就失去了測量的真實性。簡言之,測試結果應合理反映出實際樣品的真實大小。
4、分辨能力。是指不同粒徑之間的區分能力以及對給定粒度等級中顆粒含量的微小變化的靈敏度,分辨能力越高的儀器就能更準確地識別樣品的粒度分布情況。我們可通過用已知多峰分布樣品、在已知粒度分布樣品中添加適量大顆粒或小顆粒的方式來檢驗一款儀器的分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