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設備 粉碎設備 混合設備 反應設備 過濾分離設備 過濾材料 滅菌設備 萃取設備 貯存設備 傳熱設備 鍋爐 塔設備 結晶設備 其它制藥設備
長沙宏鳴制藥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暫無信息 |
發布時間:2014-12-8
隨著原料藥和制劑制造的增長,為確保所有進入藥品供應鏈的產品必須滿足必要的安全和質量要求,監管機構對藥企施加越來越大的壓力。事實上,制藥行業一些突發事件所引起的惡果,已引起了公眾社會的廣泛注意,有必要對藥品供應鏈增加安全性認識。各國政府和監管機構紛紛通過制定法規和自愿方案來采取和實施相應措施,旨在避免過去發生的問題重演。雖然這些舉措都特別注重制定藥品或相關原料(如輔料),其他也有一些針對原料藥的措施,必將會對原料藥生產廠家產生zui直接的影響。
美國:增加資源和流程
在美國,奧巴馬總統于2013年11月27日簽署的《藥品質量和安全法案(DQSA)》成為法律,該法案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藥品制造商,zui值得注意的是,在DQSA第二章中對在美國銷售的特定藥物處方識別和跟蹤提出了要求。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通過DQSA設立的其他程序,具有相應的負責管理職責。雖然DQSA不會直接影響到原料藥生產廠家,美國化學品制造商及附屬公司協會(SOCMA)原料藥工作組(BPTF)執行主任JohnDiLoreto表示:“很高興地看到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認證正在不斷擴展適用范圍。我們認識到,任何藥品發生安全問題,都會影響到整個制藥業,從而對供應鏈的所有成員造成負面影響。”
FDA還在積極開發指導原則,以及其他與FDA安全和創新法案(FDASIA)有關的材料,FDASIA是2012年7月9日簽署成為法律的。與藥品供應鏈zui相關的是FDASIA第七章,其中包括的條文有,對于給FDA提供可疑來源藥物的企業,應對其進行懲罰,包括延遲、拒絕、限制或拒絕檢查,并對摻假及假冒藥品加開罰單。
FDASIA還賦予FDA建立機制的權利,為治療嚴重或威脅生命的疾病藥物更快速地審批,并從制藥企業的各個部門收取使用費(如處方藥、仿制藥、生物仿制藥和醫療器械),用于資助創新藥品、醫療器械、仿制藥、生物仿制藥和生物制品審評,及生產設施的檢查。
BPTF特別鼓勵這方面的發展,因為它一直與國會議員、FDA工作人員和行業緊密合作,以應對FDA因缺乏資源進行國外藥品生產企業GMP檢查。JohnDiLoreto認為:“制藥企業渴望看到美國FDA加緊巡查國外生產基地,這不僅加強了原料藥供應鏈的安全性,同時對于制藥公司已經進行的投資方案和流程,從確保公司的產品安全和質量方面來說,也提供了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JohnDiLoreto表示,很高興看到FDA已經與中國政府合作,在中國建立一個類似于美國國內公司使用的檢查協議。其實,FDASIA第705節要求FDA基于風險的調查方式啟用兩年一次的對國內外藥品生產設施的藥物進行檢查。檢查標準包括設立合規歷史和正在生產藥物的固有風險。該機構目前正在制定以風險為基礎的檢查方法,以反映法規標準,并正在努力聯合各中心建立共同的風險原則。
FDA還修訂現有的動態藥品生產管理規范(cGMP)法規,更新和統一要求,進而完善了檢查和提高應對新出現的產品安全和質量信號的能力。zui后,FDASIA第712節允許FDA與外國政府簽訂書面協議,承認國外藥品場所的檢查,該機構目前正在確定如何使用這一權限,用來推動該領域的發展,并依靠其進一步增加FDA對外國政府檢查的目標。
zui近,FDA就開始接受自愿性安全供應鏈試點項目(SSCPP)申請,其目的是使100家合資格的企業,加快多達5種原料藥/成藥產品進口到美國,同時允許FDA重點防范具有高風險的藥物,這類藥物zui有可能危及美國藥品供應的質量和安全。該計劃第713(4)(B)(i)部分,涵蓋了需要提交的合規信息的要求。
參與SSCPP程序的公司必須是新藥申請/簡化新藥申請者或外國產品的制造商,并且符合cGMP的規定,和符合聯邦食品、藥品和化妝品法案510(i)和510(j)部分對注冊和上市要求,并承諾保證其藥品供應鏈的參與者符合美國海關-貿易商反恐伙伴關系(C-TPAT)指南。該SSCPP由FDA的藥品評價和研究中心(CDER)與FDA監管事務辦公室(ORA)共同管理,并于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運行。目前FDA正在審查收到的申請,以確定將被接受進入試點方案的申請者。
FDA將利用收集到的信息,如通過進口程序產品的運輸,程序要求的依從性水平,該計劃的總體影響等,開發相應方法以便實施FDASIA。FDASIA、DQSA和SSCPP是被作為法律,FDA自2008年以來一直強調——行業應該認識到,FDASIA對制藥行業具有深遠重要的影響。迄今為止,大多數藥品生產企業和媒體都更關注FDASIA高調的用戶收費規定,但該法律的若干規定,重點是確保在日益化的藥品供應鏈的安全和質量問題。自2008年肝素污染事件發生后,關于藥品安全的問題擺在了重要位置,毫無疑問,供應鏈的安全規定是符合FDASIA要求的。
歐洲:完善和擴大立法
在歐盟,歐洲藥品管理局(EMA)已實施的假冒藥品指令(FMD)對原料藥進口作出了規定,并已修訂其GMP附錄16,其中概述了合資格者的責任。FMD主要的新要求是,制藥企業只能從已獲得GMP認證的供應商處采購原料藥。對此,部分制藥企業認為,這也就意味著EMA當局將可能檢查全部原料藥供應商,而制劑生產企業的工作量將會減少。
然而,實際情況并非如此,制藥廠商仍然必須進行自己的審計。FMD的意外后果是提高了原料藥的價格,因為供應商為響應增加審計和遵從法規的要求,進而導致成本的提升。
幸運的是,一些人所擔心的FMD實施將會因來自歐盟以外進口原料藥而導致藥品短缺的問題并沒有發生。但是,有推測說,可能許多公司在FMD要求的2013年7月zui后期限之前,進口和庫存了部分原料藥。如果真是這樣的話,當庫存一旦耗盡,擔憂的問題仍可能出現。許多美國公司也非常關注FMD的要求。關于這些問題,FDA和EMA已經希望通過協議解決。
行業建議修改GMP附錄16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歡迎,因為這對合資格者來說,是真正需要的。不過,仍然有待完善,比如附錄與GMP指南其他部分條款的統一。
:監管將產生重大變化
在中國,2010年10月,新版《中國藥典》正式啟用,其中包括新的和修訂的內容,以及新的生產技術和分析技術要求,并且這些要求在上已經用于藥物質量控制。隨后,國家*(CFDA)于2011年3月出臺修訂后的GMP法規。這些法規是以美國和歐洲法規為藍本,比以前的版本對藥品生產提出了更具體的要求。這些變化將會對藥品和原料藥的影響產生怎么樣的影響,還有待于進一步觀察。
GMP要求不斷進步,但對于制藥行業化的發展來說仍然顯慢,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分享檢查結果,特別是歐盟和美國之間,可能更具有實際意義。
即便如此,藥品和原料藥供應鏈是比過去更安全。隨著各地法規和巡查的更完善,制藥行業正在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制藥公司必須全面了解他們的供應鏈,然后進行風險評估,以確定潛在的安全漏洞。
令人驚訝的是,有許多企業仍然對他們的供應鏈沒有清晰認識。不過對于原料藥生產廠家來說,必須確保能證明符合cGMP以及上述各地區的協議對原料藥的規定和要求。
制藥網 設計制作,未經允許翻錄必究 .? ?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請輸入你感興趣的產品
請簡單描述您的需求
請選擇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