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濾膜堵了怎么破?
發布時間:2019-11-12在做微生物限度的薄膜過濾法實驗時,大家怕出現的問題是什么?是濾膜堵了!
這時候操作人員的選擇有哪些呢?繼續漫長等待 or 加大壓力至膜破 or 宣布實驗失敗?
且不說日益增加的檢品工作量,要穿著并不舒服的無菌服在冷得要命的潔凈區等待濾液一滴一滴地過膜,那滋味......和國慶假期堵在回家的路上有得一拼!重要的是:又要加班了!
這種思想斗爭是每個做過微生物檢驗人員的內心深處的痛!
所以今天我帶來了關于“微生物限度”、“堵膜”和“過濾”的Q&A,希望能為各位微生物檢驗員分憂解難!
Q:為什么會堵?
A:供試液中存在膠狀、粘性或固體物質。
Q:如何解決?
A:采用藥典方法中的pH7.0無菌氯化鈉-蛋白胨溶液、無菌十四烷酸異丙酯、無菌聚山梨酯80等助溶;或者從濾膜材質上選擇可濾性更好或吸附性更低的MCE或PVDF膜;或者……
Q:能否降低供試液的取樣量?
A:中國藥典中規定供試品的取樣量底線為10g、10ml或10cm2;10g供試品制成1:10供應液,取10ml進行測試,檢驗量為1g,再加上取10ml做控制菌檢查法,所以很多同行會選擇10ml;
但不是代表取1ml供應液不可行,參考學術性文獻,對于抑菌性難過濾的供試液,行業主流方法是降低樣品量至0.1g或以下,再增大沖洗液的量。
Q:是否可以無下限的降低供試液的取樣量?
A:在質量檢測做過的同行都知道,檢驗量越少,代表性越差;在允許的條件下,檢驗量越多越好;在供應液難過濾的情況下,不超過0.1g檢測量能過濾時,這個數值就是下限;其次我們也需要評估操作環境標準是否超過供試品標準。
以膠囊為例,需氧菌標準1000cfu/g,霉菌和酵母菌標準100cfu/g,當取樣量為0.1g時即100cfu/0.1g和10cfu/0.1g,微限環境不低于D+B,沉降菌標準5cfu/4小時,小于10cfu/0.1g,加上陰性對照+操作過程環境監控,由于檢驗環境造成超標的風險很低,所以可以選取0.1g這個供試品量。
Q:這個基于樣品檢測量多少的變更需要進行適用性檢查嗎?
A:這個問題請各位看官期待下回分解!
東銳科技將為您提供一站式的微生物限度檢測解決方案!還有10年以上經驗的微生物檢測專家為您服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