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回顧2023年,投資人出手越趨謹慎,2023年,A股IPO募資額為3565.39億元,共有21家醫藥生物公司登陸A股,相比上年數量減半。此外,這一年還有39家藥企終止IPO。
例如,2023年8月7日晚間,榮盛生物終止科創板IPO,終止原因系公司和保薦人國投證券主動撤回IPO申報。招股說明書顯示,榮盛生物致力于疫苗及體外診斷試劑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產品主要用于傳染病的預防及診斷。據悉,在榮盛生物主動撤單前,公司的銷售費用、市場空間與前景、業績可持續性、研發能力等多方面的問題,受到上交所重點關注。
主研多肽醫藥的湃肽生物也在2023年12月27日宣布創業板IPO進程終止。該公司公布的財報數據顯示,其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在過去一年中均呈現下滑趨勢,業內認為這或許是公司選擇此時撤回上市申請的理由。有行業分析指出,當前生物科技行業競爭激烈,湃肽生物在此背景下的經營壓力可能加大。
此外,北京諾康達去年年內上會被否,這是一家以制劑技術為核心,以藥學研究為主、臨床研究為輔的綜合研發服務CRO企業。據了解,這家藥企屢屢沖刺上市之路,但均以失敗告終。2019年4月,公司的IPO申請曾獲科創板受理。當年7月,即撤回
首發申請。三年后,諾康達再度向創業板申請上市,2023年5月,其
首次上會后被暫緩審議。23年7月,諾康達再度參加上市委會議,現場對其問詢的問題主要涉及業績大幅波動、收入與主要客戶和前次申報情況等方面。結果很遺憾,公司因“不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或信息披露要求”被否。
進入2024年,醫藥企業IPO終止的情況仍有發生,根據各大主板網站的統計,2024年1月,共有7家企業終止IPO。包括澳斯康生物、脂肽生物、博納精密、上海愛科百發等。
其中在1月8日,深交所公告,博納精密日前申請撤回發行上市申請文件。根據規定,深交所決定終止對其初次公開發行
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的審核。據悉,2023年6月28日,博納精密的創業板IPO申請獲得受理。同年12月29日,博納精密向深交所申請撤回。在創業板IPO撤回前,公司完成了兩輪問詢回復。在兩輪問詢中,深交所就創業板定位、研發支出異常、研發成果稀少、毛利率異常超高、應收賬款激增等問題進行了重點關注。
不過,在業內看來,資本市場趨于理性并非壞事,長期來看醫藥仍是剛需,寒冬過后,當迎來春天。
東海證券研報指出,2023年報業績預披露結束,醫藥生物各子板塊受行業政策、供需關系變化等影響,業績表現分化明顯;其中,中藥、醫療設備、醫院和血制品等細分子板塊業績整體表現良好。當前板塊處于多重底部區間,近期的非理性快速下跌,使得板塊底部進一步得到夯實,中長期投資價值顯著。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