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用水安全的未來:二次供水中的水質四參數監測解決方案@2025資訊JD-GSZ山東競道光電廠家持續更新中,二次供水作為城市供水體系的關鍵環節,其水質安全直接關系到居民健康。隨著城市發展,二次供水設施的老化、污染風險增加等問題凸顯,傳統監測方式難以滿足實時、精準的需求。因此,構建針對濁度、pH、余氯和溫度這四個關鍵參數的實時監測體系,成為保障飲用水安全的重要方向。
二、監測參數及意義
濁度:反映水中懸浮物含量,過高可能導致微生物滋生,影響水質清澈度。
pH:影響水的化學穩定性和消毒效果,異常pH值可能腐蝕管道或影響人體健康。
余氯:作為消毒劑殘留指標,需保持一定濃度以抑制微生物繁殖,過高則可能產生異味。
溫度:影響水的物理化學性質和微生物活性,異常溫度可能加速水質惡化。
三、解決方案架構
傳感器層:采用高精度傳感器,如濁度傳感器(散射光法,精度±1%)、pH傳感器(精度±0.1)、余氯傳感器(電極法,精度±5%)和溫度傳感器(精度±0.5℃),確保數據準確性。
數據采集與傳輸層:通過多參數水質分析儀集成傳感器數據,利用4G/NB-IoT無線模塊實時上傳至云端平臺,支持遠程監控。
云端平臺層:部署MySQL數據庫存儲數據,采用HTML5+JavaScript前端實現可視化展示,提供實時數據、歷史曲線、報警記錄等功能。
四、功能特點
實時監測與報警:系統每15分鐘上傳一次數據,當參數超出閾值(如濁度>1NTU、pH<6.5或>8.5、余氯<0.05mg/L、溫度>40℃)時,自動觸發短信/郵件報警。
數據分析與預測:通過歷史數據趨勢分析,預測水質變化趨勢,輔助設施維護決策。
多場景適配:支持水箱出水口、管網末梢、重點區域(如高層中間樓層)等不同監測點部署,滿足二次供水全流程監控需求。
五、實施效益
提升安全保障:實時監測可快速響應污染事件,降低健康風險。
優化運維管理:通過數據驅動的設備校準與維護,延長設施壽命,降低停水風險。
增強公眾信任:透明化數據展示提升居民對供水安全的信心。
六、未來展望
結合AI算法,可進一步實現智能預警與故障預測,例如通過機器學習模型分析水質與設備運行狀態的關聯性,提前發現潛在風險。同時,物聯網技術的深化應用將推動二次供水設施的智能化升級,形成從水源到用戶的全鏈條水質保障體系。
本方案通過四參數實時監測,為二次供水水質安全提供了技術支撐,助力城市供水系統向智能化、精細化方向邁進,為居民健康保駕護航。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制藥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