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真空系統故障
- 真空度不足
- 故障原因:
- 真空泵故障,如真空泵的旋片磨損、密封不良或者電機損壞,導致抽氣速度下降或無法達到所需真空度。
- 真空管道或閥門泄漏,使空氣進入系統,影響真空度。可能是管道連接不緊密、密封件老化或損壞造成的。
- 乳化鍋內有泄漏點,例如鍋蓋密封不嚴或者攪拌軸處的密封損壞,導致外界空氣進入鍋內。
- 解決方法:
- 檢查真空泵,若旋片磨損應更換旋片,密封不良則重新密封,電機損壞需要維修或更換電機。
- 對真空管道和閥門進行檢漏,使用肥皂水涂抹在可能泄漏的部位,觀察是否有氣泡產生。若發現泄漏,擰緊管道連接部位或者更換密封件和閥門。
- 檢查乳化鍋的密封情況,對于鍋蓋密封不嚴,可以更換密封墊圈;攪拌軸密封損壞則需要更換軸封。
- 真空泵噪音過大
- 故障原因:
- 真空泵內有異物進入,可能是在安裝或維修過程中不小心掉入的小零件、雜質等,導致真空泵運轉時產生異常噪音。
- 真空泵的部件磨損或松動,如軸承磨損、電機固定螺絲松動等,引起振動和噪音。
- 解決方法:
- 拆開真空泵,清除內部異物。在操作過程中要注意防止雜質再次進入。
- 檢查并更換磨損的部件,如更換軸承;對于松動的螺絲,使用合適的工具將其擰緊。
2. 乳化均質系統故障
- 乳化效果不佳
- 故障原因:
- 乳化頭磨損,導致轉子和定子之間的間隙變大,剪切力、撞擊力等作用減弱,無法將液滴破碎到足夠小的粒徑。
- 攪拌速度或均質速度不合適,速度過慢會使物料混合不均勻,乳化不充分;速度過快可能會引起過度剪切,破壞乳液穩定性或者產生過多泡沫。
- 物料配比或性質不符合要求,例如油相和水相的比例不當、乳化劑添加量不足或者物料的粘度太大,影響乳化效果。
- 解決方法:
- 檢查乳化頭的磨損情況,若磨損嚴重,應及時更換乳化頭,以恢復其正常的乳化功能。
- 根據產品要求和工藝經驗,調整攪拌速度和均質速度。可以通過試驗不同的速度組合,找到最-適-合的參數設置。
- 優化物料配比,確保油相和水相的比例正確,添加足夠的乳化劑。對于粘度較大的物料,可以適當加熱降低粘度或者采用分步乳化的方法。
- 均質過程中出現堵塞
- 故障原因:
- 物料中含有較大的固體顆粒或雜質,在通過均質頭的狹窄間隙時發生堵塞。
- 均質壓力過高,導致物料在均質頭內的流速過快,部分物料來不及分散就堆積在一起,造成堵塞。
- 解決方法:
- 在進料前對物料進行過濾,去除較大的固體顆粒和雜質。如果已經發生堵塞,需要拆卸均質頭,清理堵塞的物料。
- 調整均質壓力,根據物料的性質和產品要求,將壓力降低到合適的范圍。同時,要注意觀察物料在均質過程中的狀態,避免壓力過高。
3. 加熱與冷卻系統故障
- 加熱不均勻
- 故障原因:
- 加熱夾套或盤管內有堵塞,導致熱量傳遞不均勻。可能是水垢、油污等雜質堆積在夾套或盤管內部。
- 加熱元件損壞,部分加熱元件不工作,使得鍋內不同位置的溫度不一致。
- 解決方法:
- 清理加熱夾套或盤管內的堵塞物。對于水垢,可以使用專門的水垢清洗劑進行清洗;對于油污,可以采用合適的有機溶劑進行清洗。
- 檢查加熱元件,使用萬用表等工具測量加熱元件的電阻值,判斷是否損壞。損壞的加熱元件需要及時更換。
- 冷卻效果差
- 故障原因:
- 冷卻水流量不足,可能是冷卻水泵故障、水管堵塞或者閥門開度不夠,導致冷卻水無法充分帶走熱量。
- 冷卻水管路泄漏,使冷卻水流失,無法正常進行冷卻。
- 解決方法:
- 檢查冷卻水泵,維修或更換故障的水泵。清理水管堵塞物,檢查閥門并將其開到合適的開度,以保證足夠的冷卻水流量。
- 檢查冷卻水管路的泄漏點,對于泄漏的部位,可以采用焊接、更換密封件或管道等方法進行修復。
4. 攪拌系統故障
- 攪拌槳不轉動
- 故障原因:
- 電機故障,如電機燒毀、短路或者電機的電源線路斷開,導致電機無法正常工作。
- 攪拌槳與電機之間的連接部件損壞,如聯軸器斷裂、鍵槽損壞等,使動力無法傳遞到攪拌槳。
- 攪拌槳被異物卡住,可能是物料中的大塊固體或者其他雜質進入攪拌槳與鍋體之間的間隙,阻礙了攪拌槳的轉動。
- 解決方法:
- 檢查電機及其電源線路,維修或更換損壞的電機,重新連接好斷開的線路。
- 檢查連接部件,更換損壞的聯軸器或修復鍵槽,確保動力能夠正常傳遞。
- 清理攪拌槳周圍的異物,檢查物料的狀態,避免再次出現類似情況。
- 攪拌時產生異常振動
- 故障原因:
- 攪拌槳安裝不平衡,可能是在安裝過程中沒有安裝好,或者攪拌槳在長期使用后發生變形,導致轉動時產生不平衡力。
- 攪拌槳與鍋體內部的部件發生碰撞,如與擋板、溫度計套管等部件接觸,引起振動。
- 解決方法:
- 重新安裝攪拌槳,確保其安裝平衡。對于變形的攪拌槳,需要進行校正或者更換。
- 檢查攪拌槳與鍋體內其他部件的間隙,調整其位置,避免碰撞。如果部件損壞,需要及時修復或更換。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