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射器回油技術
引射器是一種利用高壓高速的驅動流(一次流)去引射、抽吸另一種流體(二次流)的流體機械裝置。在引射器回油系統中,高壓制冷劑蒸氣從壓縮機排氣側引出進入引射器,利用其特殊構造將富含潤滑油和液態制冷劑的混合液體從蒸發器適當位置抽吸出來,再混合進入壓縮機或吸氣管。引射器回油的動力源來自排氣壓力與吸氣壓力的壓差產生的抽吸作用,因此無需提升蒸發器位置。
采用引射器回油的冷水機組,在動力源管路中可設置電磁閥和角閥,通過控制一次流流量來調節所需的回油量。同時,在蒸發器的取油管路上應設置干燥過濾器以防止雜質進入壓縮機,并設置視液鏡以便觀察回油狀況。引射器回油的動力源不僅限于壓縮機高壓排氣,還可利用冷凝器底部的高壓液態制冷劑、一次油分底部的高壓潤滑油甚至吸氣作為引射動力源,具體接管方式略有不同。
2、直接回油技術
直接回油是一種更為簡潔的回油方式,它無需額外的驅動力,而是使制冷劑與潤滑油的泡沫直接通過處理后吸入壓縮機。由于壓縮機吸入過多泡沫會導致液壓縮問題,因此回油量的控制至關重要。
與直接回油技術相配合的制冷劑流量控制方式包括節流孔板以及混合式節流等。無論采用何種方式,制冷劑的充注量以及機組冷凝器和蒸發器的相對位置都至關重要。以混合式節流為例,通過在節流孔板之外再加一只電子膨脹閥來直接檢測壓縮機的排氣溫度。當壓縮機吸入過多液態制冷劑時,排氣溫度會下降,表明液位過高、制冷劑供過于求;反之,則表明液位下降、應增加蒸發器的供液量。這一監控系統進一步增強了直接回油系統的可靠性。與前兩種方法相比,直接回油法避免了浪費液態制冷劑和消耗高壓制冷劑能量的問題,可將壓縮機的排氣用于制冷。若再輔以中間補氣口以及良好的換熱器設計,機組的性能將得到顯著提升。
3、重力回油
重力回油核心在于通過提升蒸發器的位置,將富含潤滑油的液態制冷劑從蒸發器的適當位置引出。借助高度差形成的自然重力,富油制冷劑順利流入回油熱交換器,與來自冷凝器的高溫液態制冷劑進行熱交換。這一過程不僅提升了液態制冷劑的過冷度,增強了機組的制冷能力,還成功地將富油液態制冷劑中的液態部分蒸發為氣態,隨后進入壓縮機。
從制冷劑流量控制的角度來看,重力回油系統的成功關鍵在于蒸發器內取油位置的選擇以及實際運行中的液位控制。取油位置直接影響回油效果,而液位能否與取油位置相適應,更是決定回油成敗的要素。因此,精確控制液位(即制冷劑流量)顯得尤為重要。與重力回油系統相匹配的主要制冷劑流量控制方法包括高壓或低壓浮球閥,以及以冷凝器或蒸發器液位傳感器為控制信號的電子膨脹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