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強行增收各國關稅,對中國市場來說全是壞事嗎?
<梓夢科技>
長期以來,美國對中國存在較大的貨物貿易逆差,2025年4月起,美國便開始了新一輪的關稅增收,覆蓋行業包括但不限于新能源、半導體、醫藥行業,對于國內市場來說,此次貿易戰是挑戰也是機遇。
一、 國產替代進口,國產設備迎來市場機遇
l 進口設備成本上升
中國對美加征125%關稅后,美國輸華的實驗室設備(光阻法大乳粒分析儀)因關稅問題,導致在華銷售成本成倍增加,大大削弱了價格競爭力,促使下游企業轉向國產設備替代。
l 政策支持推動國產設備采購
中國政府通過稅收減免、采購補貼等優惠政策,吸引下游企業優先采購國產設備,醫療和醫藥行業國產設備采購占比逐年提升。《中國藥典》和《USP729》標準對國產設備認證的扶持,以及科技部“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的百億級資金支持,加速了國產儀器的技術突破和產業化。
梓夢科技的乳粒分布測量儀ZM-02作為國產光阻法大乳粒分析設備,符合《中國藥典》和《USP729》標準,且具備全自動稀釋、檢測范圍廣(0.5um-400um)等優勢,其主要的功能是用來測試注射型乳劑,如脂肪乳等。用來表征乳劑中乳滴粒徑在5μm-50μm之間的乳滴總體積與乳劑中油相總體積的比值。在關稅政策的影響下,使乳粒分布測量儀ZM-02為國內制藥企業大量節省科研成本,提高研發效率。
美國強收關稅短期內對國產粒度分析設備的直接沖擊有限,反而更能加速國產替代進口的速度和效率,釋放國內市場空間,以及國內政策紅利支持,更加增強了下游企業對國產設備的認可及使用。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