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SA檢測如何做到結果無瑕?關鍵在于細節與技巧
ELISA,即酶聯免疫吸附測定,是免疫學中的常用技術。想在ELISA檢測中得出結果,需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樣本預處理要合適,不同類型的樣本如血清、血漿、尿液等,預處理方法各異,需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其次,實驗器材和試劑需優質,ELISA試劑盒的選擇至關重要,使用前需檢查有效期及試劑是否澄清足量。實驗過程中,正確的加樣、孵育、洗滌和顯色步驟,每一步都需嚴格控制時間和溫度,避免交叉污染。最后,比色時需保證酶標板底部干燥、干凈,使用酶標儀準確測量光密度值。遵循這些步驟,ELISA檢測的結果將更加準確可靠。
以下是實現ELISA檢測結果的關鍵操作要點,分步驟系統優化:
一、實驗前準備
試劑與儀器校準
移液槍需定期校準(誤差<2%),推薦使用20μl/100μl/1000μl多規格移液槍組合
酶標儀預熱30分鐘,雙波長檢測(主/參比波長:450nm/630nm)
樣本處理
血清樣本需56℃ 30分鐘滅活補體,離心3000×g 10分鐘去除顆粒物
樣本稀釋液需與標準品基質一致(如含1% BSA的PBS)
二、核心步驟優化
包被與封閉
高結合力聚苯乙烯板包被抗原時,需覆蓋孔底全部表面(避免過量導致層間剝離)
封閉液優選5% BSA(非脂奶粉可能引起交叉反應),封閉時間延長至1-2小時
加樣與孵育
加樣順序:標準品從低濃度到高濃度平行加入,避免槍頭交叉污染
37℃孵育時需覆膜密封,濕度控制60%以上防止邊緣孔蒸發
洗滌控制
含0.05% Tween-20的PBS洗滌液,每孔注液量≥350μl
手動洗滌需傾斜45°甩板3次,自動洗板機吸液高度距孔底0.5-1mm
三、質量控制
標準曲線驗證
R²值需>0.99,CV值<10%,回收率90%-110%
臨界值樣本需重復檢測3次,避免假陽性/陰性
背景干擾排除
高背景時可添加0.1% Triton X-100或提高鹽濃度(PBS+0.5M NaCl)
非特異結合嚴重時改用間接法或夾心法(靈敏度提升3倍)
四、故障處理速查
問題現象 解決方案
信號弱 檢查酶標二抗活性,延長底物反應時間(不超過15分鐘)
孔間差異大 棄用邊緣2圈孔,僅使用中間60孔檢測
標準曲線異常 更換新鮮標準品,確保梯度稀釋準確
(注:全程需設置空白孔/陰性對照孔,環境溫度波動需<1℃)
天津天正信達供應:RNA逆轉錄試劑盒、逆轉錄試劑盒、PCR試劑盒 、提取試劑盒、色譜進樣瓶、培養基瓶、試劑瓶、胎牛血清、染色液、試劑瓶、QPCR試劑盒、生物試劑、抗體、瓊脂糖、實驗耗材,我司擁有一支覆蓋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免疫學等專業人員的研發、構建了儀器設備齊全的實驗技術平臺,主要包括AKTA、高壓均質機、全波長酶標儀、高速落地離心機和qPCR儀等大型儀器設備。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