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使用方法
1、樣本處理
血清/血漿:采集后需室溫靜置1小時,隨后4℃離心(1000-3500g×15-20分鐘),取上清液檢測;若需保存,應置于-20℃或-80℃,避免反復凍融。
組織勻漿:稱取0.1g組織,加入提取液(如PBS)勻漿后離心(5000-8000g×5-10分鐘),取上清液待測;推薦添加蛋白酶抑制劑以提高樣本穩定性。
細胞培養物:直接離心(1000g×20分鐘)后取上清,保存條件同血清樣本。
2、試劑準備
試劑需室溫平衡20分鐘,部分試劑(如緩沖液、酶標試劑)需37℃預熱30分鐘以上。
濃縮洗滌液需按比例稀釋(如1:20),并確保結晶完全溶解后使用。
3、檢測步驟
分光光度法:
預熱分光光度計至指定波長(如340nm或550nm),用蒸餾水或無水乙醇調零。
按順序加入底物、樣本及反應試劑,啟動酶促反應;間隔記錄吸光度值,直至反應結束。
ELISA法:
將樣本加入預包被抗體的微孔板,孵育后洗滌;加入酶標二抗及顯色底物(如TMB),終止反應后測定OD值。
4、結果計算
通過標準曲線(濃度梯度為0-800μmol/L)計算樣本中脂肪酸含量,需注意部分試劑盒需乘以稀釋倍數(如5倍)。
二、注意事項
1、樣本處理
避免使用含NaN3或強酸堿的樣本,以防抑制酶活性或干擾反應。
組織樣本需充分勻漿并去除殘留血液,防止溶血影響檢測結果。
2、試劑管理
未使用的試劑條需密封保存于2-8℃,避免受潮或污染。
標準品及顯色底物需避光保存,臨用前配制。
3、操作規范
實驗全程需佩戴手套,避免直接接觸有毒試劑;廢棄物需按生物危害物處理。
微量移液器吸頭不可混用,防止交叉污染。
4、洗滌控制
洗滌時需徹底甩干孔內液體,避免殘留液體干擾吸光度測定;推薦使用洗板機以提高一致性。
5、環境與儀器
避免在含次氯酸鈉、乙醚等腐蝕性氣體的環境中操作。
分光光度計或酶標儀需定期校準,確保波長精度和穩定性。
6、質量控制
每批次實驗需同步檢測標準品和陰性對照(如S0號標準品),以驗證試劑盒靈敏度和特異性。
以上方法及注意事項綜合了酶法、ELISA法及分光光度法的通用流程,具體操作請以試劑盒說明書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