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片劑是由一種或多種中藥細粉或經加工提煉后與適宜的輔料混合壓制而成。基本上具有化學藥物片劑同樣的優點,所用輔料亦基本相同,但因中藥本身兼有一些輔料的作用,例如浸膏可作粘合劑、細粉作為稀釋劑或崩解劑,故所用輔料較少,制成的片劑易吸潮、霉變,所含揮發性藥物久貯含量或藥效易降低。
一、原料的處理 按配方的要求選用好的中草藥,并進行潔凈、滅菌、炮制和干燥處理。干燥處理后進行粉碎,粉碎細度可用100目篩進行篩選。
二、制粒 大多數片劑都需要事先制成顆粒才能進行壓片,這是由原料物性所決定的。制成顆粒主要是增加其流動性和可壓性。增加物料的流動性,減少細粉吸附和容存的空氣以減少片劑的松裂,避免粉末分層和細粉飛揚。
不同原料有不同的制粒方法,主要分為濕法制粒及干燥制粒
片劑顆粒所用的粘合劑或潤濕劑的用量,以能制成適宜軟材的較少用量為原則。如果原料粉末較細且干燥,則粘合劑用量要多些,反之則少些。
制成的濕粒要及時進行干燥,含水量應控制在3%~5%的范圍之內。
三、壓片 常用的壓片機有單沖壓片機和旋轉式壓片機兩種。單沖壓片機的產量一般為50片/min,一般用于新產品的試制或小量生產;壓片時是由單側加壓(由上沖加壓),所以壓力分布不夠均勻,易出現裂片,噪音較大。旋轉式壓片機,生產能力較高,是目前生產中廣泛使用的壓片機。在壓片時,注意壓力不能調得過低或過高,都會影響片劑的質量。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