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電話
- 聯系人:
- 程成
- 電話:
- 021-60348496
- 手機:
- 18121453965
- 傳真:
- 021-51632657
- 地址:
- 上海市松江加工園區
- 網址:
- www.qiyibio.com
掃一掃訪問手機商鋪

微信掃碼進入微名片
-
21
2024年
12月 -
動物組織中DNA的制備(一)原理DNA是所有生物體的基本組成物質。真核生物DNA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制備DNA時應將細胞核膜打破方能釋放出來。細胞中的DNA和RNA分別與蛋白質相結合,形成脫氧核糖核蛋白及核糖核蛋白。在細胞破碎后,這兩種核蛋白將混雜在一起。因此,要制備DNA首先要將這兩種核蛋白分開。已知這兩種核蛋白在不同濃度的鹽溶液中具有不同的溶解度,如在0.15mol/LNaC1的稀鹽溶液中核糖核蛋白的溶解度最大,脫氧核糖核蛋白的溶解度則最小(僅約為在純水中的1%);而在lmol/LNaCl的【查看全文】
-
27
2024年
08月 -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瑞典卡羅琳斯卡研究所和理工學院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的被稱作空間轉錄組學(spatialtranscriptomics)的高分辨率方法研究一種組織中哪些基因是有活性的。這種方法能夠被用于所有類型的組織中,而且在臨床前研究和癌癥診斷中是有價值的。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Visualizationandanalysisofgeneexpressionintissuesectionsbyspatialtranscriptomics”。疾病改變組織【查看全文】
-
30
2024年
04月 -
生命科學聯合中心劉穎課題組和北京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李川昀課題組合作在NatureCommunications發表了題為“HistonedeacetylaseHDA-1modulatesmitochondrialstressresponseandlongevity”的研究論文,揭示了秀麗隱桿線蟲和哺乳動物中組蛋白去乙?;刚{控線粒體應激的分子機制,并且證實該機制影響機體的天然免疫能力和衰老進程。作為細胞內最重要的細胞器之一,線粒體不僅為細胞提供能量,同時也參與許多重要的生物學過程。然而,線粒體常常【查看全文】
-
09
2021年
03月 -
食品中亞硝酸鹽檢測服務-齊一生物食品中亞硝酸鹽含量測定試劑盒ForResearchUseonly僅供研究用貨號:QYS-232015分光光度法50管/48樣注意:正式測定之前選擇2-3個預期差異大的樣本做預測定。測定意義在食品中,亞硝酸鹽可與肉品中的肌紅素結合而更安定,在食品加工業中作為保色劑,以維持肉制品的良好外觀,并防止肉毒梭狀芽孢桿菌的產生,提高食用肉制品的安全,但是人體長期攝入亞硝酸鹽過量的食品,可誘發消化系統癌變。食品中亞硝酸鹽檢測服務-齊一生物測定原理在酸性條件下,亞硝酸鹽與對氨基苯【查看全文】
-
27
2020年
10月 -
微生物生物膜是微生物聚集生長的一種重要形式,在水污染控制、污染物遷移與轉化、膜污染和疾病傳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微生物在界面的初始粘附是形成生物膜很關鍵的步驟。因此,解析微生物在界面粘附的微觀過程與機制是實現生物膜調控、研發水污染控制技術的重要前提。雖然已有技術可測定粘附強度,但往往通量較低、操作難度大,限制了這些技術的應用范圍。針對以上問題,劉賢偉課題組發展了基于表面等離子共振的單細胞粘附強度測定的方法,通過在單細胞尺度上高通量光學追蹤微生物在不同界面的納米尺度振動行為,定量分析了微生物與界面【查看全文】
-
26
2020年
10月 -
發展生物多樣性農業我國化肥施用量占35%,是平均用量的3.4、美國的2.6倍、歐盟的2.5倍;農藥施用量占47%,單位播種面積農藥施用量是平均用量的2.5~5倍?!盀槭裁次覈鴨挝幻娣e耕地農藥、化肥使用量世界前列?為什么我國農業面源污染、重金屬污染問題異常突顯?”農業農村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研究員楊殿林提出了兩個問題。近年來,我國農業已進入從傳統農戶分散經營向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經營體系加快轉變的新階段。而集約化農田長期、大面積、單一種植,生物多樣性遭到嚴重破壞,造成農田生態【查看全文】
-
07
2020年
09月 -
近日一項由澳大利亞伊迪斯考恩大學主導的研究發現,經常食用花菜、卷心菜和抱子甘藍等十字花科蔬菜的老年婦女主動脈上鈣大量積累的可能性更低,這也意味著她們患上中風、心臟病的風險更低。研究人員在新一期《英國營養學雜志》雙月刊上發表報告說,他們觀察了1998年招募的684名西澳大利亞州老年婦女的研究數據。結果發現,這些婦女中每天攝入超過45克十字花科蔬菜的人,其主動脈上鈣大量積累的可能性比那些每天不食用或很少食用這類蔬菜的人低46%。主動脈血管壁上鈣大量積累是結構性血管疾病的重要標志,也是導致中風、心臟病【查看全文】
-
03
2020年
09月 -
研究發現,花生紅衣中提取的多酚類活性物質原花青素-B2(OPC-B2)是一種新型AKT別構抑制劑,可與AKT直接結合并抑制其磷酸化,發揮抗腫瘤活性;AKT蛋白上Lys297和Arg86在OPC-B2與AKT間的結合中發揮重要作用。這可能為肝癌的臨床治療提供潛在治療策略。肝癌是臨床上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盡管現在臨床上有多種藥物用于治療肝癌,但耐藥性的問題會引起化療的失敗。因此,深入研究肝癌發病機制、開發安全有效的藥物對臨床診斷和治療具有重要意義。OPC-B2是一種具有特殊結構的多酚黃酮類化合物,由【查看全文】